地点体量
广东省广州市200,000 ㎡
类型服务
商业综合体商业改造
+ 查看更多
地点体量
广东省广州市200,000 ㎡
类型服务
商业综合体商业改造
+ 查看更多
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优秀奖。
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5-117号,这里曾是广州的城市窗口,不只是一条路,还是一个时代。1958年,首届“广交会”在流花路原中苏友好大厦(即广州流花展贸中心)举办,至19世纪90年代,这里一直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主会场。 本案将广州流花展贸中心打造为一个以中小型高端会展为引领,高端服装贸易为主体,综合配套和服务为支撑,集线上线下(互联网+、O2O)贸易、会议展览时尚发布、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创新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综合体,成为城市旅游目的地,文旅商融合发展典范,复兴广州流花展贸中心的国字号贸易窗口和80年代羊城新八景之一“流花玉宇”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5-117号,这里曾是广州的城市窗口,不只是一条路,还是一个时代。1958年,首届“广交会”在流花路原中苏友好大厦(即广州流花展贸中心)举办,至19世纪90年代,这里一直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主会场。 本案将广州流花展贸中心打造为一个以中小型高端会展为引领,高端服装贸易为主体,综合配套和服务为支撑,集线上线下(互联网+、O2O)贸易、会议展览时尚发布、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创新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综合体,成为城市旅游目的地,文旅商融合发展典范,复兴广州流花展贸中心的国字号贸易窗口和80年代羊城新八景之一“流花玉宇”的品牌影响力。
项目享誉国际的知名度,国字商业地标、占尽地利,城市商业配套非常完善,坐拥历史文化景点带,作为建筑物质遗产群中的明星,其场馆具有先天优势。与此同时,流花商圈方圆2公里的商圈集结了专业服装市场34家,经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商户3万多家,面对服装行业在升级转型寻求出路、商圈中对手腾挪转换空间窄小、项目辐射周边多元商圈客群、拥有稳定的行业企业会展消费群体的机遇,汉博分析流花商圈服装批发业经营困难、遗留旧租户问题与停车位不足等情况后,选择了保留服装业态,向旗舰店升级转型,实现批零结合;巩固和加强现有稳定的会展业态;以丰富业态,多元经营,延长营业时间的做法吸引周边社区休闲消费,重点突出文化体验,变身旅游目的地,重塑流花核心竞争力。
其中,流花玉宇风情街是一处让国人体验“千年商都”的广州近代建筑群风情街;一张拿得出手的“文化广州”的新名片,复兴曾经为国字号贸易窗口的广州流花展贸中心。通过绿植景观、陈列展览、文化装置、广府小吃、户外餐饮、文创市集、游乐活动,在一层打造全长800米的文化回廊,移步易景,细诉新旧广州的商贸风情。

主题打造上,利用不同特色文化符号,配合业态将内街广场连接串联成一条展示广州商贸文化文化的风情街。通过历史文化墙展营造商业变迁氛围、广告牌渲染商业气氛、绿植点缀景观,将流花广场打造成广州商贸文化南大门,东西广场、东西苑以及回字街打造成不同历史文化主题的区域空间。

东广场和东苑主题是“前广交会历史文化”,以清末最核心的商业地段同文街、靖远街为主元素,通过路牌、工艺展示及艺术装置、景观小品重现眼前热闹街景;外摆老字号小店、鸡公榄等街头小吃,增添风情街热闹气氛。


西广场和西苑主题是“后广交会历史文化”,以“中国制造”为主元素,将当年最强国货“三转一响”做成怀旧景观小品;广场预留5号馆展览活动接待入口空间,联动新广交会。


回字街主题则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以见证中国升级迭代的产品为主元素,做成景观小品和艺术装置。让到访者能在回字街上,直观地感受中国商业经济的更新迭代,氛围感拉满。


中苏友谊馆文化演出,以一部以“广州”背书的全息影像情景剧的360日演出,创造亮点,吸引客流,成为文化广州的地标,流花旅游的引擎。

文博荟馆则是流花商业的文化表现,购物、餐饮、展览、文化、娱乐、金融的体验式文旅商业。通过贴近生活感受的体验,把广州的文化特质充分地消化,得到一个立体多维的城市印象。

在总体业态布局规划上,初始阶段结合5号馆活动演出馆的展演功能,以流动展览形式打响头炮,带动人气。进而逐渐从动态展过渡到固定展,形成固定的文化艺术馆、城市人居馆、和旅行游学馆。
在初始阶段,结合5号馆活动演出馆的展演功能,以流动展览形式打响头炮,带动人气。进而逐渐从动态展过渡到固定展,形成固定的文化艺术馆、城市人居馆、和旅行游学馆。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更有电商展贸办公、衣尚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

在外观改造上,保留历史原貌的外观改造,外部保留广州流花展贸中心原来历史建筑风格及空间状态,以装置艺术与灯光气氛重现昔日经典辉煌;内部重塑商业布局和主动线,营造800米的岭南文化风情街,贯通全部主体,连动激活人气,打造异彩纷呈的商业文化气氛;配合新业态需求,调整客流物流动线。考虑现场停车位稀缺,在15号楼东侧空地增设一个五层高占地约250㎡的立体停车库,约可以增加200多个停车位,减缓停车压力。

在外观改造上,保留历史原貌的外观改造,外部保留广州流花展贸中心原来历史建筑风格及空间状态,以装置艺术与灯光气氛重现昔日经典辉煌;内部重塑商业布局和主动线,营造800米的岭南文化风情街,贯通全部主体,连动激活人气,打造异彩纷呈的商业文化气氛;配合新业态需求,调整客流物流动线。考虑现场停车位稀缺,在15号楼东侧空地增设一个五层高占地约250㎡的立体停车库,约可以增加200多个停车位,减缓停车压力。
|
![]() |
在外观改造上,保留历史原貌的外观改造,外部保留广州流花展贸中心原来历史建筑风格及空间状态,以装置艺术与灯光气氛重现昔日经典辉煌;内部重塑商业布局和主动线,营造800米的岭南文化风情街,贯通全部主体,连动激活人气,打造异彩纷呈的商业文化气氛;配合新业态需求,调整客流物流动线。考虑现场停车位稀缺,在15号楼东侧空地增设一个五层高占地约250㎡的立体停车库,约可以增加200多个停车位,减缓停车压力。
|
![]() |
而对于旧租户遗留和潜在新租户的问题,项目打造风情街地标旅游亮点;促“批”为“零”,打造零售氛围;为电商打造直通车通道,引入大规模传播及吸引年轻人的主力店;“力保营业到10点”,打造流花日夜商业气氛;从旧租户,到新业态,实行阶段性过渡。因项目改造初期,与原有商户的洽谈难度大,维稳起见,我司为项目提出一个过渡方案,在初始阶段做好首期改造建设,把风情街分为一、二期进行,先完成一期风情街改造工程再看实际情况决定二期风情街的改造进度,并且结合租户情况逐步过渡至最终方案。
